8月10日,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,7月份全國CPI(居民消費價格指數)環比上漲,同比漲幅略有擴大,PPI(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)環比下降,同比漲幅繼續回落。
CPI與PPI“一上一下”意味著“CPI-PPI”剪刀差進一步收窄,通脹對貨幣政策不構成較大壓力。展望后期,接受記者采訪的市場人士認為,不排除下半年CPI將溫和上升,為全年能夠實現政 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目標。值得注意的是,核心CPI結構分項已經反映出實體需求溫和復蘇。有機構建議,關注原油價格見頂驅動大宗及CPI-PPI剪刀差收窄帶來的投資機會,包括受益油價下行的航空、下游化工、中游制造業。
豬肉價格、鮮菜價格上行
對CPI形成支撐
數據顯示,從環比看,CPI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.5%。其中,豬肉價格上漲25.6%;受多地持續高溫天氣影響,鮮菜價格由上月下降9.2%轉為上漲10.3%,漲幅高于季節性。而受國際油價下行影響,國內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降3.4%和3.6%。
從同比看,CPI上漲2.7%,漲幅比上月擴大0.2個百分點。其中,豬肉價格由上月下降6.0%轉為上漲20.2%;鮮果和鮮菜價格分別上漲16.9%和12.9%。汽油、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漲幅均有所回落。
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指出,7月CPI的環比和同比表現主要是受豬肉、鮮菜等食品價格上漲及季節性因素影響。
記者注意到,CPI同比漲幅創下了自2020年8月以來的新高。
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、高級研究員應習文在研報中表示,我國通脹面對的內部壓力在上升,主要體現在以食品價格為主的結構性通脹方面。特別是豬肉價格進入回升周期后,過去一年來對CPI的壓制作用已改變為抬升作用。隨著夏季汛期到來,鮮菜價格回升后疊加豬肉的周期性上漲,食品價格存在一定漲價壓力。
不過,近期國家發改委提醒相關企業保持正常出欄節奏、避免盲目壓欄。
民生銀行研報認為,短期豬肉上漲動力將回落,食品價格的上漲表現仍將比較溫和。
核心CPI結構分項有亮點
董莉娟介紹,7月份,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.8%,漲幅比上月回落0.2個百分點。民生銀行研報分析,這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基數偏高影響。
研報進一步指出,從服務品看,暑期假日因素推動飛機票、賓館住宿、交通工具租賃費和旅游價格均環比上漲。但其他服務價格表現溫和,交通服務、郵遞通信、教育服務、醫療服務均環比持平。
從耐用消費品看,家用器具、通信工具分別環比上漲,但交通工具環比下降。房租價格環比上漲,結束了連續兩個月的環比下行,反映居住需求和商業活力回升。從前述結構分項可以看到實體需求溫和復蘇。
“CPI-PPI”剪刀差進一步收窄
7月PPI同比上漲4.2%,環比下降1.3%,“CPI-PPI”剪刀差進一步收窄。
民生銀行研報指出,7月前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陷入“衰退交易”,能源、金屬類商品價格明顯走低,但后期市場擔憂緩解,部分商品企穩甚至反彈,天然氣價格受俄烏危機及夏季電力需求影響持續走高。受供給充沛和需求偏弱影響,國內工業品價格弱于國際,特別是中上游能源、金屬、化工類價格降幅較大,導致PPI生產資料環比下降。而與中上游價格下行不同,前期價格上漲滯后傳導至下游的效應仍在。結合CPI與PPI“一上一下”兩方面綜合考慮,通脹對貨幣政策不構成較大壓力。
中泰證券策略團隊認為,原油、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帶動PPI下行,中下游制造業或迎成本下降和利潤率改善。原油作為重要的PPI分項,二者走勢高度趨同,后續若原油價格中樞下降,PPI下行也將更加順暢。PPI隱藏著上下游價格傳導的關系,而原油價格作為貫穿石油化工產業鏈的重要線索,其價格的變動可通過產業鏈影響上下游利潤的分配。
該團隊梳理發現,2010年以來的原油價格4次明顯趨勢向下或大幅下跌的節點,發現在原油價格下跌或當月同比數據趨勢向下時,盈利能力順著原材料價格下跌向中下游傳導。股價表現上,除2011年滯脹期之外,2014年、2017年、2020年的股價表現則明顯同盈利傳導過程一樣,由上游周期向中下游制造輪動。
中泰證券策略團隊建議,關注原油價格見頂驅動大宗及CPI-PPI剪刀差收窄帶來的投資機會,包括受益油價下行的航空、下游化工、中游制造業。
[證券時報】